因“高考移民”被复旦取消学籍 学生状告学校被法院驳回【港澳台联考辅导学校】

标题:因“高考移民”被复旦取消学籍 学生状告学校被法院驳回【港澳台联考辅导学校】 | 时间: 2022年11月05日 | 分类:学习经验

入学一年多后,一学生因“高考移民”被复旦大学取消学籍。

9月9日,澎湃新闻记者从该案行政裁定书中获悉,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高院”)于7月23日对此案作出裁定:驳回王某的再审申请。

裁定书显示,2014年9月,王某将户口从河北省秦皇岛市迁至贵州省贵阳市,2015年9月考入贵州省贵阳市某高中,并进行了学籍注册,但其高中阶段未在贵州省连续就读三年,实际就读于衡水一中。

直至2018年1月,高考最后一学期因“高考移民”被复旦取消学籍 学生状告学校被法院驳回,王某才回到贵阳。2018年7月,王某被复旦大学录取。

2019年9月19日,王某入学一年后,复旦大学收到贵州省招生考试院的通报,指出王某在高考报名资格审查中提供虚假材料,违规获取贵州省高考资格;建议复旦大学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处理办法》),给予王某取消学籍处理。

复旦大学华侨生政策

复旦大学据此开展调查,根据王某的户籍状态、衡水一中出示的说明,以及王某的高考报名表,复旦大学认定王某在高考报名表中没有如实填写“个人简历”栏、“考生签名”栏内由他人代替签名。在听取了王某的陈述和申辩后,经复旦大学校长办公会讨论,2020年1月9日,复旦大学作出《关于取消王某学籍的决定》,决定取消王某的复旦大学学籍。

王某不服,将复旦大学告上法庭。败诉后,王某向上海高院申请再审。

上海高院认为,本案中,双方对王某的户籍状态、学籍以及王某2015年8月至2018年1月实际就读衡水一中、王某的高考报名表中没有填写衡水一中的学习经历、考生签名处非其本人签名等客观事实并无争议,双方的争议焦点在于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处理办法》所指的“在综合素质评价、相关申请材料中提供虚假材料、影响录取结果的”情形。

上海高院经审理判定,高考报名表是考生报名参加高考的书面申请,为确保高考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和规范有序,高考报名表标注了“本人保证以上信息真实准确、承诺诚信参加高考”并由考生签名的内容,因此高考报名表属于高考的申请材料。根据复旦大学举证的签名字迹鉴定意见,以及王某举证的微信聊天记录,王某高考报名表非其本人签名复旦大学华侨生政策,但王某对该报名表上的内容是明知并确认的,该报名表的“个人简历”栏没有如实填写王某的实际高中就读经历复旦大学华侨生政策,信息不具有真实性,不符合王某诚信高考的承诺。

法院认为,复旦大学认定王某的行为构成在相关申请材料中提供虚假材料、影响录取结果的情形,根据《处理办法》,如果是在入学后发现,取消录取资格或者学籍;复旦大学据此作出取消王某学籍决定,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律并无不当。

最终,上海高院作出裁定,驳回王某的再审申请。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如果觉得侵权,联系13524470127,我们会尽快删去。

本文标题: 因“高考移民”被复旦取消学籍 学生状告学校被法院驳回【港澳台联考辅导学校】 | Tags:复旦大学华侨生政策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