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同安:打好“侨”牌助力乡村振兴【港澳台联考辅导学校】

标题:厦门同安:打好“侨”牌助力乡村振兴【港澳台联考辅导学校】 | 时间: 2022年11月06日 | 分类:华侨港澳台联考历史专栏

同安区两家单位获授“八闽侨家乐”品牌。夏海滨 摄

“侨家乐·华侨美食风情文化节”首场活动在同安竹坝启动。 夏海滨 摄

28日上午,在充满南洋风情的厦门市同安区竹坝片区侨安社区,一场特别的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参与。

当天上午,2022年侨家乐·福建省华侨美食风情文化节同安竹坝专场正式启动。据了解,这是福建在全省各地华侨农场和重要侨乡举办的11场“侨家乐·华侨美食风情文化节”的首场活动。

该活动由中国侨联基层建设部、省委统战部、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指导,省侨联统筹部署,厦门市侨联主办,同安区委统战部、同安区侨联、五显镇人民政府承办。

多彩活动赋能 擦亮侨乡名片

台上,身着东南亚特色服饰的侨胞载歌载舞,热情四射;

台下,不少市民游客穿行在美食市集中,尽情品尝千层糕、咖喱鸡、黄姜饭、娘惹糕(菜)、肉骨茶、芭蕉粽等南洋特色美食,以及同安乡味;

竹坝风情园内,还设有服装体验、迎宾花环祝福等元素组成的南洋礼遇、南洋风情演出,以及同安传统民俗文化车鼓弄、拍胸舞等非遗文化展演,锡雕、漆线雕、珠光青瓷等同安非遗项目展示……

“闽韵”和“侨味”融合、视觉和味觉兼顾的文化盛宴点亮了著名的侨乡竹坝。

省侨联主席陈式海在开幕式讲话中表示,在全省范围内陆续举办华侨美食文化节系列活动,旨在挖掘侨乡文化特色优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地方发展文旅特色经济,带动侨界群众共建宜居宜业美丽侨乡。他说,“侨家乐”美食文化节是做强做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的初步探索,也是全省侨联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实施“引侨资、汇侨智、聚侨力”工程,力争实现经济发展“开门红”目标的具体行动。

厦门同安是著名的侨乡,约有5万余名归侨侨眷,分布在海外的华侨华人达20余万人。美丽的竹坝是厦门归侨侨眷聚集地,也是省市级乡村振兴试点示范片区。

同安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叶晓东介绍,同安将紧扣“助力乡村文旅产业振兴,实现侨界群众共同富裕”的主题,全力办好本次华侨美食风情文化节,讲好“侨”故事,传播“侨”声音,展现“侨”文化,让文化节成为展示厦门侨乡形象的窗口,弘扬华侨文化的载体,彰显同安特色农业产业魅力的舞台。

开幕式上,同安区巴厘岛美食馆、同安区庞记饭店两家单位还获授“八闽侨家乐”品牌华侨生联考侨安,同步举办的第九届厦门侨界联欢节、竹坝归侨史迹馆揭牌仪式、侨胞百年爱国故事图片展、田园牧歌游竹坝、“系侨情·聚侨心”公益活动等系列活动展现了浓浓的侨乡风情。

讲好侨乡故事 开启发展新篇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竹坝归侨的辛勤耕耘下,竹坝历经60多年发展,从昔日的一片荒芜蜕变成为归侨的美丽家园、远近闻名的南洋风情旅游度假区……”

走进竹坝归侨史迹馆,在娓娓道来的解说下,在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旧影像片段的串联下华侨生联考侨安,归侨们在同安竹坝落地生根、融合发展的轨迹被生动重现。

展馆中按照“爱侨护侨”“扎根竹坝”“同心筑梦”三个部分,讲述了归侨们“出去、归来、融合、发展”的故事。

据了解,同安竹坝片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陆续安置了来自印尼、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8个国家的归侨侨眷,目前归侨侨眷约有1000多人,海外侨胞约有3万多人。

从昔日荒山野岭,到如今的南洋风情旅游度假区,背后是属于归侨们的奋斗史、创业史。竹坝归侨史迹馆讲述了归侨奋斗故事、记录农场发展变革、传承艰苦创业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

同安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国爱侨,侨爱国”是驱动竹坝华侨农场逐步腾飞的精神内核厦门同安:打好“侨”牌助力乡村振兴,通过竹坝归侨史迹馆的再梳理,当地将进一步发扬爱国、奋斗的精神,充分发挥特色文化和资源优势,打造汇集南洋风情美食、异域民俗文化的著名休闲度假旅游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如果觉得侵权,联系13524470127,我们会尽快删去。

本文标题: 厦门同安:打好“侨”牌助力乡村振兴【港澳台联考辅导学校】 | Tags:华侨生联考侨安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